中教数据库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文章详情

试论外来“帮扶力量”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基于山东省S村“第一书记”工作实践的调查

更新时间:2015-11-24

【摘要】自村民自治实施以来,受到了来自于制度与现实的各种压力。制度的压力主要是两委关系不清而造成的两委矛盾以及乡镇“指导”变“领导”而导致的村民自治行政化问题;现实的压力主要是村庄经济与文化的落后和空心化等所造成的自治能力低下。“第一书记”作为一种与村庄无利害冲突的外来帮扶力量,如果能够准确定位、确立正式的工作原则、科学地开展工作,对村民自治就是一种积极力量。但“第一书记”对村庄的帮扶具有很强的临时性、偶然性,是一种非制度化因素。因此,“第一书记”在工作中必须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其工作应当以培育村民自治能力为核心,帮助村庄完成从靠人帮扶到制度立村的转变。

【关键词】

11 2页 免费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发布 0条)

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

0/500
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中教立场
相关文献

推荐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